不少人用啞鈴來鍛練,效果卻非常不明顯,因此意志不堅,半途而廢,其實只要掌握到要領,加以堅持,肯定能收到效果的!以下是一般人對啞鈴健身常會有的三大迷思,也因為這些迷思使很多人放棄使用啞鈴來健身!





迷思一:啞鈴只會鍛鍊出粗壯的肌肉




我們首先需要知道目的:是嚮往力量與健美,還是提高身體素質?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鍛練方式,有時甚至是互相衝突的。增加肌肉力量一般用比較大的重量進行練習,例如類似舉重運動員的專項練習 ; 增加肌肉的練習,一般需要選擇65%~85%負荷的啞鈴,所謂負荷是指所能舉起的最大重量,舉個例子,如果每次能舉起的最大重量是10公斤,就需要選擇重量為6~10公斤的啞鈴進行鍛練,重複8 ~ 12次,動作速度不宜過快,間隔2~3分鐘,適合於健美運動員及大眾健身者 ; 提高身體素質則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。




  





迷思二:啞鈴只練上肢




 有人認為啞鈴只能鍛練上肢。其實設計得當,啞鈴完全能夠鍛練到全身。




 鍛練上肢肌肉是啞鈴的優勢,但是啞鈴同樣可以鍛練腰腹肌肉、下肢肌肉。如在仰臥起坐的時候在頸後,雙手緊握啞鈴,或者抱一個啞鈴在胸前,可增加腹部練習的負荷,提高鍛練效果 ; 持啞鈴進行弓步蹲起、側弓步蹲起、單腳蹲等,能有效的鍛練大腿前面的肌肉 ; 持啞鈴進行提重練習能鍛練小腿肌肉...等。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我是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 

 




 




 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我是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※迷思三:啞鈴不適合老年人




      老年人經常選擇慢跑、太極拳等有氧運動,很少人會主動拿起啞鈴去進行重量訓練。其實老年人由於力量開始下降,神經系統功能開始退化,更應多進行力量鍛練。




 適當的力量鍛練,可以有效的防止老年人肌肉萎縮,保持肌肉質量和總量,提高體質健康品質,防止身體過早衰退。而啞鈴由於具有以下特性:重量選擇自由、運動軌跡自由,需要用大腦進行有效的控制等,是老年人進行力量鍛練的首選。




 進行啞鈴練習時,如果有意識的用意識去控制肌肉的活動、控制啞鈴的運動軌跡,還能很好地保持大腦的功能,防止大腦萎縮,有效預防老年癡呆症等問題。




 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itek 健身世界 的頭像
    Fitek 健身世界

    【Fitek 健身世界】☆舉重、重量訓練器材、健身器材☆

    Fitek 健身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